繼續苦逼地宅家裡翻去年的旅行照片,上一篇酒店體驗請移步「隱於雨林的度假之旅:蘭卡威麗思卡爾頓 The Ritz-Carlton Langkawi」。我們從馬來西亞到香港後,抽出四天去了趟三亞。訂海棠灣康萊德,主要是想把我和太太的Hilton Aspire Amex年度250美元度假酒店credit用掉,於是一人訂了一晚,CI時把兩晚預訂合併,不用換房間。預訂了基礎房型往上一級Delxue Plunge Pool Room,房價為137美元,加上稅費和餐飲消費剛好把信用卡送的credit完美地用完LOL,之所以沒有直接訂基礎房型是因為促銷反而更便宜。感謝信用卡送的希爾頓「水鑽」精英會籍,被升了一級到Garden View Pool Villa,並且每天免費雙早,免費下午茶,餐飲好像也有折扣。
公共空間篇
酒店提供往返三亞鳳凰機場的免費巴士,但中間要停幾個相同業主的酒店。最驚艷的莫過於通過木架頂棚下的門廳、天井下的反射池、到大海和遠山層層遞進展現出來的到達時刻。入住辦理是在一個類似別墅的空間,內部滿滿山寨歐風。在大堂吧的露台上望向大海,可以看出對稱並且向前延伸的中軸線設計。夜色降臨後反射池顯得靜謐而美好。





酒店其餘公共空間也是山寨歐風。我們盡量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因為太陽很曬,蚊子很猛,海棠灣的沙質據說也很一般。酒店橢圓形的主泳池去過一次,除了池邊有拍婚紗的,並沒有其他客人游泳或休息。泳池邊沒有任何服務,只有一個態度很吊的救生員,後兩天入住太陽灣柏悅也是一樣,我們以前沒有任何國內海島度假酒店的經歷,不知道這算不算常態。







由於康萊德主泳池沒啥花頭,聽說可以去旁邊同一業主的Double Tree逸林希爾頓帶有水滑梯的泳池,娃們很開心地要求前往,於是電瓶車送達,發現我們又是泳池的唯一家庭,🤦♂️。另外康萊德沒有兒童俱樂部,娃們又要求去體驗下Double Tree的兒童俱樂部,空間不大,比較擁擠,父母必須全程在場。


房間篇
酒店總共只有90多間客房,沒有傳統的多層大型建築,客房都位於散落開來的聯排別墅和單體別墅中。園景房和泳池房分別位於聯排別墅的上層和底層;單體單卧泳池別墅沒有獨立客廳,根據景觀又細分成三種房型;雙卧泳池別墅則帶有獨立客廳,根據景觀和面積又細分成四種房型。
推開別墅院落的木門,右手邊是別墅房間的正門,而沿着石板小徑往前走則是帶泳池的前院,有點假裝在巴厘島的感覺,私密性還可以,發獃亭因為怕蚊子從來沒有用過,泳池倒是消耗娃們能量的好地方。







單卧別墅內部空間並不大,布局其實和園景房或泳池房差不多。室內設計風格仍然延續山寨歐風,可惜不是我的菜😂。






洗浴功能區繼續土豪風,水龍頭都是鍍金的,結構對稱,落地窗外是巴厘島式的綠植小院,需要隱私時自然可以放下捲簾。值得一提的是大理石地面的損耗還是有點讓人吃驚的,不知道是工程質量還是住客造成的。




房間的一些細節和歡迎果盤。

餐飲篇
自助早餐在「怡園」全日制餐廳,用餐體驗很不好,有點像在吃食堂,部分原因在於住客,但服務生數量也跟不上,另外不少菜品被取完後補上也很慢,要知道這還沒到旺季,餐廳的體量大約是完全沒法應付旺季的客人數的,菜品質量也很一般。



在怡園也吃過一次簡單的午餐,選擇了意麵和披薩,但菜品質量真是不怎麼樣。

下午茶在大堂吧「望海閣」,離海是有點遠所以叫望海,呵呵。有駐唱,氣氛還不錯,甜品和茶的質量很一般。




中餐廳「海棠軒」倒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約也因為用餐客人數量相對較少,服務做得很好,菜品也是出乎意料的好吃,我們最喜歡的是海南四角豆。




總結
海棠灣康萊德的小體量本來讓我有所期待,從價格上來看也算三亞性價比高的度假酒店,服務總的來說不怎麼樣,設計也不是我的菜(當然這是蘿蔔青菜的問題),餐飲方面好壞參半。如果不是為了用掉信用卡贈送的credit,我大概也不會選擇這裡。
本文照片均為作者實拍;相機:Fujifilm X-T2,少量iPhone;鏡頭:Fujifilm 23mm/1.4,Samyang 12mm/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