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等整整3個多月和各種折騰修改行程後,我終於踏上了今年暑期的回國之旅。非常幸運地我這次回國成功地體驗了漢莎4種頭等產品(A330, A340, A380, 747)中的3款。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本次行程的第一段,由漢莎航空執飛的IAD-FRA-PEK兩段頭等艙的體驗。
作為歐美航空公司中僅有的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雖然仍然有很大爭議),漢莎擁有著極為龐大的機隊來往於大西洋兩岸。博客中已經有漢莎商務艙體驗(鏈接),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其商務艙水平和其他五星航司(比如長榮、全日空等)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據說漢莎的五星評價源於其計劃中更新的新商務座位。能夠把計劃中的座位列為五星評測參考也絕對是絕無僅有了……)然而根據我這次的體驗,漢莎的頭等艙則是完全不負其五星航司的評價。
本次飛行報告著重記錄我在兩個航班上的飛行體驗。至於漢莎法蘭克福知名的頭等艙航站樓與其他幾個機場(華盛頓、北京等)的地面服務,我會在之後的體驗文中與大家分享。
航班信息與預訂方式
本次旅程共計3段航班:
- UA 6235 PHL – IAD 10:15 – 11:16 (略)
- LH 419 IAD – FRA 18:10 – 8:00 (+1)
- LH 720 FRA – PEK 17:00 (+1) – 8:30 (+2)
通常漢莎的頭等除了Mile & More會員以外只有起飛前15天內允許夥伴航司兌換。(目前已死)但是18年4月底到5月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Lifemiles (AV) 和新航(SQ)的系統可以超過15天的限制,而作為強迫症的我也順利在5月中旬成功預訂到了此段行程。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我今年暑期行程極為緊張(2周半的時間內要前往澳洲參加童年基友婚禮再回國看家人,但是同時要保證7月初回到美國參加會議),另一方面是因為漢莎頭等航站樓位於控制區外,需要有效申根簽證方能前往體驗。
通常這個路線需要9萬AV+100多美元各類雜費,或者12萬左右SQ里程+500多燃油費與雜費。考慮到AV神(?)一樣的預訂系統還是推薦大家用SQ的系統預訂。UA同樣路線12萬里程;AC似乎要少點裡程,但是重YQ。NH不允許跨歐洲回國,因此必須開環球頭等票,但是性價比比起環球商務來說低很多就是了……
很可惜似乎現在上面提到SQ、AV超越15天預定的通道關閉了:在6月中旬我再次搜索的時候完全找不到漢莎頭等的任何Availability。 所以短期內這可能是少有的完整體驗漢莎頭等往返中美全部服務的體驗文。
接駁航班 UA 6235 PHL – IAD
UA的迷你接駁航班經濟艙沒有什麼好寫的。唯一亮點是在登機時候,大媽強制託運了我的小拉杆箱,並指著我的西裝和背包說:You have three pieces and your next flight is international. They will check your bag anyway… 我呵呵一笑登機,深藏功與名。
首段航程LH 419 IAD – FRA
在當天上午到達IAD機場後,朋友接我去機場附近吃了一頓好吃的。隨後在3點左右回到IAD機場重新列印登機牌(之前費城機場UA用自助印表機列印出來了登機牌,但是質感逼格實在太低……)
漢莎在華盛頓杜勒斯機場的休息室有頭等和HON(漢莎里程計劃頂級會員,2年飛漢莎及旗下航司(奧地利、瑞航等,不包括其他星盟成員)滿60萬英里……誰行誰上……)專用區域,該區域一個特點在於有直通飛機專用通道。在商務艙客人還需要離開休息室前往外面登機門登機時候,頭等客人已經直接穿過千山萬水。
和本博大神們各種新型飛機當公車搭相比,我弱雞不少:這次是我人生第一次搭747。空中皇后還是非常美的。
是日座位1A,位於747-8i下層頭部第一排,據說擁有比駕駛員更靠前的開闊視野。本日航班頭等8個座位坐了7個。最恐怖的一點是我5月中預定航班時候所有座位都可以選(除了被鎖定的1K),但是當日卻有如此高的上客率。考慮到很多乘客看著就是非富即貴,基本上除了我全是最後時刻預定現金票走起的節奏,可見漢莎來往美歐航線頭等的盈利能力還是很強的。(漢莎和美國航司不同,除非超售很少會給高級會員升級。)很抱歉由於其他乘客較多,考慮到他人隱私的原因我沒法拍攝整個頭等艙的布局。
座椅左右是遙控器,可惜不像一些比較新的航司用觸屏的。右邊是座椅調整按鈕,最下面的按鈕可以升起隱私擋板(抱歉有點花)。
747-8i和380的窗戶是雙層的:內側是紙質帘子,外層是遮光擋板。
相比於我之前搭乘過的全日空77W頭等和隨後搭乘的泰航747-400頭等,漢莎的座位可以說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原因如下:
- 整個座位所有米色部件全部是真皮包裹,奢華的同時又沒有張揚感。相比而言全日空不怎麼採用皮革,泰航則是皮革和仿皮革表面的合成材料混合。我個人非常喜歡米色的配色:我沒有體驗過中東航司,但是那種金光閃閃的風格真的有點「勞斯丹頓,世界名牌」的感覺……
- 漢莎的保養堪稱典範。無論是是本班較新的747-8i,還是隨後較老的340-600的,皮革部件都很少看到磨損。皮革部件如果保養清理不仔細的話會紋路裡面會滲入顏色,配上米色本色就顯得臟髒的了。很多人買車內飾避開淡色也是這一點原因。不過有一點地方感覺清潔似乎做得不夠……
- 漢莎的座位在普通模式是開放式的座位。雖然類似全日空、泰航的『包間』式座位可以提供更好的私密感,其整體空間感也小了很多。在需要睡覺或者個人空間的時候可以升起座位後面的擋板形成一個類似套件的布局。唯一缺陷是作為前半空間沒有擋板,所以睡覺時候還是可以各種觀賞頭等艙各種壕的各種睡姿……(誤)
- 可能由於歐美人提醒比較寬大,所以漢莎頭等的空間是相對最大的。
- 整個座位高科技感十足,前面的小板凳居然可以移動……
起飛前照例歡迎飲料+堅果,我選了香檳。漢莎沒用很多航司會用的Krug或Dom Perinom香檳王,但是口味不錯,體現了德國人的實在。背景處是漢莎頭等標誌性的玫瑰。空乘隨後上來問晚飯主菜和早餐選擇。考慮到落地後我會去頭等休息室山吃海喝我就略過了早飯。
備品包是德國牌子Braun Buffel。現在漢莎頭等只有冬天發Rimowa了所以我沒有拿到不開心=(。
耳機是Bose的老款,這隻保養還行,但是之後我搭的一台747-8i上的磨損得一塌糊塗。過夜包里有一次性的耳機套,給細節點個贊。
飛機6點10分準時完成登機推出。滑行時候路過法航的A380,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機會體驗一下La Premiere。
本航班考慮到風向原因實際飛機時間只有6小時,所以平飛後很快進入晚餐服務。這時候讓我驚呆的一幕出現了:全頭等艙7個人有3個人直接跳過晚餐開始睡覺,後來當我在法蘭克福頭等航站樓的硬皮沙發上各種打迷糊又擔心著過會開車出車禍的時候才理解到這必須是頭等老司機才懂的奧義……
先是Amuse Bouche,雞蛋上面干蝦米(有點蝦米燉蛋的感覺)。順便我加了一杯香檳——我一向是靠猛喝酒催眠的,可惜這班航班上完全失敗。
乘務長送來了免費的wifi code,可以用24小時,實測速度非常快而且不限流量,微信發圖片什麼的毫無壓力。
漢莎宣稱自己是全球最大的魚子醬買家,魚子醬必須來一份。漢莎的魚子醬是放在一個大碗裡面空乘現場挖。一個好處是可以反反覆復地要,反正一落地這個魚子醬就要倒掉……
魚子醬算前菜,所以和其他一起上。我選的是大蝦乾貝,蝦肉很有彈性很新鮮,好評;乾貝口感還行。下面是酸甜味的腌蘿蔔,非常爽口。
可能是一半客人睡覺了所以備的魚子醬比較多,空乘大媽很熱情地又給我挖了一份。這次我跳過了洋蔥,不過感覺洋蔥魚子醬混合會更好吃。奇怪的是漢莎的魚子醬沒有給貝母勺:各種玄學(誤)宣稱金屬會造成魚子醬氧化影響口味,估計是指那種幾萬美金一盒的黑海野生貨吧!值得一提的是漢莎的魚子醬據說是國內千島湖養殖場出品。國貨當自強啊!小布包裡面是青檸,不過我個人不要。
主菜我要了牛排。空乘沒有問我幾分的,但是粉紅色很不錯,目測5分煎得剛剛好。
配酒08年Chataeu Laroze,St. Emillion列級酒庄。08年相對05、09年不算大年,不過還算不錯喝,單寧味不重很順滑,是很討巧的選擇。
最後芝士盤和甜品,我天生對cheese不過敏還很喜歡藍帶!不過我英文不好(lol)所以乾脆每種cheese都要了一片,熱量已經不在計算範圍內。還好在休息室裡面沒有吃太多……
甜品和cheese一起上了,是香草冰淇淋配藍莓+蛋糕泥。說實話下面的糊糊看著挺黑暗的,不過還算好吃(可能我天生愛吃甜品所以有香草冰淇淋就開心了……)
起飛1小時多吃飽喝足後,我自己去衛生間換了睡衣並麻煩空乘幫我鋪床。747-8i的衛生間非常寬敞,各種轉身毫無壓力。同時漢莎頭等一個很大的特色是衛生間帶窗戶,少了很多局促感;後來我發現國航787也有類似的設計。
備品是La Prairie。這班提供了手霜和面霜,但是之後有幾班只有手霜(?)旁邊依雲噴霧隨便拿取。
衛生間也有漢莎頭等標誌性的玫瑰。
睡前床頭放一瓶礦泉水,同時空乘在頭等艙區域前部放了一個小的bar有礦泉水和巧克力。
睡覺時候我的悲劇就來了!由於起飛時間,作為常年夜貓子的我根本毫無睡意。即使在三杯酒下肚的情況下也就只能稍微打滾。更悲劇的是漢莎的被子真心厚,機艙空調溫度也比較高,然後我就失眠了……
各種打滾3個半小時後我決定坐起來發獃。空乘很快注意到並再次詢問我是不是要吃早飯。點了漢莎有名的現炒雞蛋加青蔥培根。再灌一杯咖啡提神(然而並沒有用)。這個雞蛋看顏色像土雞蛋啊!反正超好吃!(學生物的同學肯定要鄙視我了……)
吃完早飯後各個乘客都去衛生間換下睡衣。我換完睡衣之後回來發現空乘已經把床理好。主動服務滿分。6小時的實際飛行時間真的超短(畢竟也就是東海岸飛西海岸的時間),於是我在法蘭克福順利落地,法蘭克福遊記會隨著頭等航站樓體驗等一起奉上。(其實也沒啥好玩的……)
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是這班航班上空服根本沒有派送免稅品廣告。後來我看了下也確實毫無亮點,也許下次會買個747的模型玩玩……
第二段航程 LH 720 FRA – PEK
在頭等航站樓吃喝睡覺+外出飆車+順小黃鴨後又到了登機時間。漢莎飛北京已經不再使用380而是小得多的340。據說外籍航司不能開具國內單位報銷需要的憑據所以少了很多國內單位用戶,所以中歐線的生意就不行了。登機前跟我一起的一個德國大叔還吐槽說very disappointed。面對頭等老司機我只能默默微笑(誤)。
340的頭等艙位於駕駛艙後,所以布局就是比較規整的1-2-1雙排布局;同時在頭等艙最前面有非常霸氣的Lufthansa First Class銘牌。漢莎在747和340上拆掉了中間的頭頂儲物箱,但是靠窗的箱子並沒有被拆除。所以坐在中間的乘客會空間感好不少,算是沒有窗戶的一點補償吧。同時每個乘客在前後還有和座位對應的一個小柜子。
我坐了2K,據說私密性更好。但是本來坐在2A的頭等老司機大叔起飛後就換去了系統中被鎖掉但是沒有人的1K。
登機時候照樣歡迎香檳+堅果。法蘭克福出發的洗漱包是Windsor的,雖然是真皮的但是看著總覺得糙了一點……
340機型比較老了,所以遙控器就更加老式了。不過座椅調整倒是和新機型一樣。
本次航班頭等3人,另一個華人大叔起飛後就蓋著毯子坐著睡著了= =|||德國大叔則是直接略過晚飯開始睡覺。所以跳過正餐是頭等老司機的重要標誌?
起飛後乘務先在最前面擺好了一個小吧台,不過只有香檳和水。睡覺的時候還放上了一盒巧克力。
照樣是小開胃菜,蝦仁配水果丁。芒果的味道非常夏天,紙巾的疊法也很有心。
因為人少,所以空乘沒有推車,而是直接問我要吃什麼然後從廚房給我端過來。前菜打頭陣的還是魚子醬,不過空乘沒有問我還要不要加,我也沒好意思多問,就吃了一份。這份感覺沒有上一份好吃,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困了所以味覺不靈敏了。
前菜。可能這班客人少所以兩個空乘(一個德國阿姨一個小哥)對我特別熱情,於是我肆無忌憚每樣要了一份(以此撫慰我在頭等航站樓吃了不好吃的東西沒有泡到澡的悲憤心情。不過小黃鴨還是有拿到啦!)
看我吃得很快(戰鬥餐吃多了~)小哥很主動得給我調了一個小點心解悶:香檳漂浮香草冰淇淋球。挺開胃的~
主菜我我看菜單上提到中餐是上海浦東香格里拉中餐廳打理的。浦東香格里拉在我年輕的時候可是神一樣的高級存在,於是我點了,然後踩地雷了……裹了麵粉的炸蝦也就略有彈性而已,但是下面的醬超!級!咸!雖然說人在空中味蕾是稍微遲鈍一點但是這麼咸真的好么!米飯也很一般,估計是德國不生產優秀電飯鍋的緣故=)。飯後我總結本餐最大亮點是老乾媽和泰式酸辣醬……
甜品倒是冰鎮西米露很符合夏天的感覺。這次沒有推車所以我也就沒有要cheese。
吃完後炒雞困的我立刻睡覺了,這班全程10小時還是能睡一會的。阿姨主動offer了旁邊空著的座位方便我吃飯睡覺無縫切換。自從走上了擼里程坐兩艙的不歸路後我發現我在飛機上基本上都是起飛-吃-睡-吃-落地的節奏,中間基本上都不動的,對空乘來說也是絕對的省心,除了第一次坐全日空的頭等……
熱情的德國阿姨居然給我滿滿一盤6塊巧克力!雖然我感覺我是全艙唯一看起來(重點,也就看起來!)沒有肚子的但是也不用這樣給我灌甜品吧!
340的衛生間相對起來就小了不少,不過窗戶,備品什麼都不少。馬桶蓋真皮覆蓋,換衣服的時候方便舒適了許多。
空乘打理得非常仔細。左後方綠包包裡面的是刮鬍刀,出乎意料地好用……(我之後在北京W用W的刮鬍刀直接在臉上划了一個1.5cm的大口子……)
不能少的漢莎經典的玫瑰。這班起飛時間比較早所以拍照光線好了很多。
起床吃早飯。還是要了炒雞蛋,但是這次加三文魚少點罪惡,然後小哥就給我塞了……兩片cheese。咖啡我要了冰咖啡,阿姨愣了一下然後立刻答應,過了一會拿了一杯冰咖啡來然後告訴我是熱咖啡加冰,還各種道歉說抱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冰咖啡。然後小哥來找我聊天叫這個cold brew,我各種蜜汁表情:德國人應該不這麼浮誇的啊?小哥端來雞蛋的時候還主動幫我把沒吃完的巧克力拿來了ToT。
Again,熱情的空乘給我塞了各種吃的,包括三大塊麵包。小哥還特彆強調是漢莎自己的麵包房生產的很好吃blahblah。至於蘸醬,小哥拿了3種(草莓raspberry和nutella)讓我選擇,我要了raspberry和nutella後小哥還主動塞給我了草莓醬。最後清理的時候我把草莓醬蓋子蓋上了,小哥以為我不喜歡,還略微表示了小不滿……真是夠了……
巧克力是不能少的……然後還要另加幾塊~
吃完後很快準備落地,啊美麗的帝都!人間仙境!(打出去……)
等待開門的時候我問阿姨又要了一個amenity bag送人。阿姨立刻轉身然後翻了兩隻給我……於是我一手提著西裝+拉杆箱+大背包一手捧著兩隻大洗漱包下了飛機。
總結
相對之前坐的全日空頭等長榮商務,漢莎的頭等給我也絕對是五星級航司的體驗。
餐食上,漢莎頭等一向的招牌就是豪爽一挖的魚子醬。雖然看起來擺盤沒有小盒裡裝的精緻,但是內容卻是極好的。在飛之前看別的blogger的體驗文時候我還不知道小白紗布包是做什麼的,但是了解到是青檸後頓時絕對漢莎對細節的絕對把控:有小紗布包著後明顯好擠了許多。然後漢莎招牌式的甜品也是非常好吃的。雖然中餐選擇算是地雷,但是西餐方面是非常優秀的——甚至優於我隨後會彙報的漢莎頭等登機樓的水準。當然我座位亞洲人屬性天生對亞洲餐飲有偏向罷了。
酒單上,漢莎的酒單相比起來沒有那麼強烈的奢華感:Blogger們很喜歡的Krug(市價150美元左右)和香檳王(市價200美元以上)並沒有奉上,更不用提日航提供的Salon(應該在300~400美元左右);烈酒的話最好的應該是Johnny Walker Blue Label(市價大約200美元),而同為星空聯盟的全日空提供的則是21年份的Hibiki響(市價500美元以上,還常年斷貨)。但是仔細喝過後感覺每種都剛剛好,既有優秀的品質,又不會因為品牌溢價影響漢莎的採購成本。
設施上,漢莎頭等可以說是絕對的一流:皮革的大量利用,淡雅的配色,一切都體現了漢莎對於頭等產品的重視。
服務上,漢莎的服務顯得更有一點人情味:顯然,漢莎服務在細節的把控上不一定比得上全日空等亞洲航司(我全日空頭等上的空乘可以清楚記得我兩個一樣的杯子哪個是清酒哪個是清水),但是和漢莎空乘的來往更多了一點個人化的成分。漢莎的空乘普遍更主動一點,會在點菜的時候主動推薦多給一點餐食(加一份魚子醬、各種麵包等),這點可以說有好有壞。當然漢莎早飯的現炒雞蛋真的是非常溫暖人心,直逼長榮的白米粥腐乳雞蛋餡餅。
很多歐美的blogger經常搭乘漢莎的頭等來回美國歐洲之間。個人感覺美東(主要是波士頓紐約費城DC等東北部城市)到歐洲的方向,由於風向的原因,整個航程僅有6小時左右,相對來說不是非常划得來(6小時經濟艙忍忍也就過去了);但是如果是從西海岸出發的話,整個航程約10小時,還是非常合適的。回程的話東海岸的航程單程約8小時,就顯示出價值來了。不過美歐線UA需要11萬里程不是很划算,不如AV的8萬7千英里了。(畢竟8萬UA就可以搭非常優秀的長榮回亞洲了;而9萬UA甚至可以從美國坐星盟飛機去澳洲了,一個 常見的路線是美國-台北-大陸或者泰國-澳洲,可以體驗非常優秀的長榮和不錯的泰航。)
而我們廣大讀者更多是往返中美之間,那麼如果可以的話用里程兌換聯程航班還是非常划算的——目前星空聯盟大多的里程計劃都沒有執行根據距離計算的兌換規則,也沒有強制不允許經歐洲回國。只是很可惜漢莎頭等要出發前15天才釋放不是很好找,很多拿著中國護照的讀者也沒法無簽證進入歐盟體驗頭等航站樓,算是一個小小的缺憾。
由於座位設計的高速發展,遠程航線商務艙座位大多已經開始提供全平躺座位,基本上解決了兩艙客人最大的需要;而頭等艙通常兩至四倍於商務艙的售價也讓大部分注重成本的商務客選擇了商務艙產品,直接造成了頭等艙的需求大幅削減。因此各個航司都開始削減頭等艙的配置:目前很多航司在350、787等新機型上都選擇了沒有頭等的配置。作運營跨大西洋航線上最多頭等運力的漢莎最終也選擇了適應潮流:據說在遠期的配置更新計劃中將只有380和747-8i機型配置頭等,而較小機型最高只會配置到商務。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可惜的,畢竟少了好多空中吃魚子醬的機會嘛!
最後用我在法蘭克福頭等航站樓順的小黃鴨結尾!也為下次頭等航站樓體驗做個預告!(寫這篇體驗的時候德國隊小組出線已經失敗……這隻鴨子估計要4年後才能再放出來了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