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活節島回到智利之後我們搭乘LATAM的航班到了秘魯首都利馬,然後轉接LATAM的航班前往Cusco(後面這一段用4500 BA里程兌換的)。這裡有讀者可能會問,聯程票行李怎麼取出來。有必要說明的是當初訂票的時候在利馬可以加一個免費的stopover,所以行程裏面本來SCL-LIM和LIM-MEX就有三天的間隔。此外,秘魯對於中國護照持有者是有條件免簽的,如果你持有有效期六個月以上的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申根簽證,那就可以免簽進入秘魯。
介紹酒店之前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印加聖谷、馬丘比丘、以及庫斯科的關係。首先聖谷是一個寬泛的人文地理概念,是沿着烏魯班巴(Urubamba)河谷延伸的一塊印加文化區域。傳統上這一帶是印加文明的農業和文化中心。而Cusco嚴格來說是印加帝國的行政首都,在當地人看來並不屬於聖谷的一部分,但如今是前往聖谷必達的交通要塞。在Urubamba河谷間分佈着許許多多的印加要塞和堡壘,馬丘比丘是至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堡壘,也最為世人所熟知。

Credit: Robert Cutts
酒店坐落於Urubamba,屬於聖谷的中心地帶,到Cusco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這次之所以選擇住在Urubamba而非Cusco有三個原因:第一Cusco離馬丘比丘太遠,坐火車要四個多小時,而從Urubamba出發只需兩個多小時;第二Cusco後期歐洲殖民文化痕迹太明顯,既然是來瞻仰印加遺迹幹嘛住殖民化的城市?第三Cusco海拔將近3400米,比Urubamba的海拔高了將近1000米,身體怕吃不消。
馬丘比丘位於山上,從山腳出發需要將近30分鐘的車程。山頂只有一家特別貴的酒店,所以如果大家只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馬丘比丘,可以在山腳下的溫泉鎮(Aguas Calientes)過夜,然後坐最早的巴士(下面這種)上山。
除了溫泉鎮以外,旅行者通常還會選擇住在Ollantaytambo(歐雁台),這裡比Urubamba距離馬丘比丘更近,商業也更加繁華。然而唯一的問題在於Ollantaytambo沒有SPG的酒店,所以想着充分發揮SPG白金福利,我選擇了位於Urubamba的這家豪華精選酒店——印加招待所驛站。Tambo在印加語中就是驛站的意思,等同於古代中國為官府傳遞文書和情報人員提供食宿和更換馬匹的場所。
在FT上這家酒店的評價非常高,硬件和軟件都堪稱一流,尤其對高級會員特別厚道,基本上白金卡的升套房(基礎套)概率極高。這次入住在check-in的時候被告知升級到了基礎套,但後來因為房間沒有準備好,我被升級到了豪華套!這也是酒店裡最大的房間。大家會發現我一般不怎麼寫酒店report,但這次不寫不行啦。
1. 酒店外景及大堂
酒店坐落在Urubamba城的南邊,下面這張圖中被茂密樹木環繞的建築群就是。之前說過去馬丘比丘要坐火車到溫泉鎮,而酒店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內部有一個獨立的火車站台,酒店客人可以直接從這裡上車前往溫泉鎮!一個酒店有自己的車站,讓我們一度猜測酒店業主有何背景。
從大門進入可以看到兩邊的牆上有酒店標識,基本上和任何一個司機說Tambo del Inka他們都知道在哪。說是Urubamba的地標不為過。
酒店依山傍水,內部樹木環繞。大堂外面看起來是一排低矮的平房,實乃視覺錯誤。
這是因為酒店的大堂天花板極高,大家可以對比服務員和一旁柱子的高度。
左邊的壁爐晚上會點燃,而且前面放了一排……吉祥物?
壁爐背後是一片休息區,有一些工藝品點綴。
酒店朝南的方向是烏魯班巴河,背後就是山。在河流和酒店之間是大片的綠地。
十一月的聖谷慢慢進入雨季,河流已經有些湍急了。
酒店整體分三層,如果住在一層的話可以享受到額外庭院的福利,但壞處是隱私受到影響(好在走在外面的人不多)。這是朝南的房間。
這是朝北的房間。酒店把朝北的房間定義為「山景房」,因為能夠眺望到遠處的雪山;而朝南的房間則為「河景房」,雖然也是能看到山的。
酒店院內的人工湖。
一旁的林間小道可以晨跑或者漫步。實際上,來這邊玩的旅行者白天通常都有極大的運動量,晚上大多倒頭就睡,很少有人在外面運動。
因為我們到達酒店的時間很早,而基礎套房的客人還未退房。聽聞我們在機場熬了一夜未睡,服務員和我們說可以去泳池等候,並且可以使用淋浴和桑拿,待到我們的房間好了之後再去拿鑰匙。於是我們起身前往泳池。
2. 泳池&SPA
酒店的游泳池和SPA在同一個區域,左邊是泳池,右邊是一系列小黑屋。
同樣是因為層高的緣故,進入到泳池區域之後非常開闊。
更贊的是泳池有一部分是延伸到戶外的。當時幻想着晚上過來在加熱的泳池裡看星星,結果幾日下來白天玩得累成狗,晚上回酒店趴在床上根本不想動😂,也就作罷。
泳池自帶洗浴和桑拿,也是面對向住客開放的。
洗漱完畢後我和LD在泳池旁的躺椅上休息,這時前台告訴我們,之前基礎套房裏面的客人選擇了late-checkout(估計是白金會員),因此給我們換了一個更大的高級套房,按照服務生原話是這是全酒店最好的房間。
頓時感慨這酒店太厚道了,要知道能讓我們提前check-in已經非常夠意思了,如今還主動換了更大的房間,給力!
3. 高級套房
房間位於第一層,進入之後首先是客廳。怎麼說呢,大家知道北美境外的SPG酒店通常對會員升房待遇更好,至少我自己在美國SPG沒有升級過套房。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從牆上貼着的逃生線路可以看出房間的格局,差不多佔了兩個半普通客房的面積。
客廳里有一個簡易的廁所。
通過客廳右手邊的大門進入卧室。
房間內除了免費咖啡還有一些收費的零食和酒水。
卧室外有兩張朝南的躺椅。
另一側是衣櫃。門後左右兩側還有額外的空間。
再往裏面走是浴室,有一個特別大的按摩浴缸。
旁邊是第二個廁所,誰能告訴我左邊那個是幹啥的?……
中央的洗漱台上準備了四瓶水和一些備品。地處高原峽谷,Urubamba和整個聖谷地區都比較乾燥(有點像雲貴高原那邊的感覺),因此補充水分是必須的。
房間的內部也很有格調,由印加紡織品來點綴。
晚上也會有開夜床服務,會送上兩個巧克力。
4. 酒店早餐
餐廳就在大堂的背後,這裡的層高又達到了新境界,是一片非常開闊的空間。作為SPG白金會員我選擇了免費雙早,但check out之後發現500點歡迎積分還是給了。
除了室內就餐區域,戶外也有一些座位,在晴天戶外享用早飯是很愜意的。
早餐有非常豐富的自助餐可以選擇,除此之外還有可以單點的菜單。
我點了一個煎蛋。
接下來是自助區域的照片,基本上很明顯能看出來是什麼,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早餐太豐富了,很容易吃撐。相比之下美國的SPG就不說了,都是淚。
5. 印加聖谷
因為位於聖谷中心,酒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從這裡出發前往旅遊景點非常方便。秘魯的鄉下其實和國內農村非常像。
路邊還會偶遇一些羊駝。
我們這次沒有選擇跟團或者找當地的士,而是選擇了Inca Buggy Tours,可以跟着導遊,開着他們提供的四驅車在野外浪!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佳的選擇,首先單獨出行更加自由,我們提出想看一看雪山的全景,導遊二話不說帶我們去了一個眺望點;其次四驅車不限制於柏油馬路,在山間越野的感覺簡直不能太贊。導遊小哥人也特別好,談吐間看得出受過高等教育,英語也說得很好,非常推薦(他們的Facebook頁面在這裡)。
例如這個寧靜的高原湖泊,想要抵達這裡基本上就要走路況特別差的爛泥路。
從這裡可以眺望遠處的雪山。據導遊說他長大的時候整個山頂都被冰雪覆蓋,現在隨着全球變暖雪線越來越高,山頂的積雪也越來越少。
也可以看到冰川留下的U型山谷。
聖谷裏面有兩處比較好玩的地方,其一是印加人的實驗梯田。簡單來說印加人利用高度差帶來的溫度濕度差試驗種植不同的莊稼。
梯田由若干個同心圓構成,建造得非常整齊,每層之間有幾個凸出的石頭連接。在工程建造方面印加人有着異於常人的種族天賦。
第二個好玩的地方是鹽田。因為這附近有一條鹽分濃度特別高的溪流,幾百年前當地人發現了這一點,於是依山建起了一大片鹽田,將溪水引入田間,再讓水分蒸發,結出NaCl晶體。
近距離看一塊鹽田,有一種中學化學實驗「氯化鈉的提純」的感覺。
6. 華納比丘&馬丘比丘
最後奉上馬丘比丘之旅。前文說過酒店有自己的車站,每天有兩班車從這裡出發前往溫泉鎮,早上的一班6:50發車,乘客需要在6:20前往酒店大堂集合(註:早飯5:30開始供應,所以可以吃飽了再去),之後酒店工作人員給大家領路帶到車站。
車站其實很小,總共也只有兩條鐵軌。從這裡出發的火車直達馬丘比丘需要兩個半小時,不是最高效的方法。綜合下來最省錢省時間的選擇應該是:Urubamba坐的士到Ollantaytambo(大約20分鐘),然後從歐雁台坐火車,大約一個半小時就能到。但我們並不急着去拍馬丘比丘日出,所以選擇比較省心的一站到底。
車廂內景,有天窗可以觀賞鐵路兩旁的景緻。
在行駛間會不時穿過印加遺迹,這些都是曾經Inca Trail(印加小徑)的一部分,傳統意義上的Inca Trail是指從印加帝國的首都Cusco到西北部一系列堡壘(包括馬丘比丘)之間的信息通道,中間有驛站和瞭望塔等構造。如今Inca Trail則成為了一條可供遊人探索抵達馬丘比丘的通道,走完需要四天的時間,是秘魯乃至整個南美的經典徒步路線。
當然我們沒時間走trail,只能火車到達溫泉鎮後再坐巴士上山,到達馬丘比丘。馬丘比丘曾是印加人的堡壘和皇帝與貴族的行宮。當庫斯科被西班牙人征服後,印加人在這裡躲避了一陣,但因為物資匱乏最終撤離了這裡,往西北處的山谷逃避。從此馬丘比丘逐漸被世人遺忘,山坡也被茂密的植物覆蓋,直到1911年被來自耶魯大學的美國探險家Hiram Bingham重新發現。正因其被歲月遺忘,馬丘比丘才能幾乎完好無損得保留下來,成為如今象徵印加文明的一個最佳符號。
遠處的山峰叫做華納比丘(Wayna Picchu)。Picchu在印加語中是山的意思,Wayna是年輕,Machu是年老,所以馬丘比丘意譯過來應該翻譯成「年老的山」。華納比丘是可以爬上去的,但每天只限制400人,分兩批上山。我訂到了華納比丘的門票,後面會有照片,的確不虛此行。
在前往華納比丘的時候路過主神廟,可以看到印加人的石工技術,石塊之間縫合得極好。
接下來是漫長的爬山,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上氣不接下氣地走到山頂,累得恨不得一會滾下山去。但回頭一看景色又瞬間覺得這麼辛苦也值得,畢竟馬丘比丘一覽無餘。
回程的時候依然是火車,但這回選擇了七點半出發的豪華列車,自帶晚飯的那種。體驗下來非常好,就是白天爬山太累,吃完飯就在車上睡著了。
車上提供三道菜的晚宴,分別是湯、主菜(牛臉肉)、甜點。秘魯人的做飯水平很高,尤其是對於香料的運用和對世界其他民族烹飪水平的學習,例如在秘魯吃的幾頓飯體驗到了東南亞和中國的風格,但又保留了非常明顯的本土特色。簡單來說就是好吃。
最後回到酒店已經是將近10點,也是倒頭就睡。我們在酒店住了四天三晚(因為時間不夠了,不能利用Prestige的住三送一福利),綜合體驗下來非常棒。之前有看到說這是南美洲最好的SPG酒店,我覺得可能略有誇張,但如果你是SPG白金會員,目的地是馬丘比丘和聖谷,但又不想玩得太累,那這家「印加客棧」絕對是首選。
大家關於馬丘比丘(包括之前的復活節島)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問我,我會盡量解答,這裡篇幅所限就不展開介紹了。作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馬丘比丘真的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