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的2019薅羊毛总结

我是Chao. 几年前就开始读这里的文章. 但我是个没有做多少实践的老用户, 主要就开了一些chase的卡. 2019年初出了chase 5/24, 于是决定更加深入的了解信用卡信息. 年末做了不少扩展阅读, 实践了一些信用卡开卡奖励以外的薅羊毛世界. 这是2019的总结.

我的相关属性:

  • 2019在信用卡上有5w+美元的消费
  • 三大信用报告机构的信用分常年790+. 开卡几乎从来不会被拒.
  • ChexSystems数据很棒, 开银行账号几乎不会被拒.

结论

直接写收入结论.

消费类型羊毛

  • 信用卡开卡奖: 税后$10.4k
  • 其他(cash back portal, offers, gift card, 信用卡本身返现): 税后$2k

资产类型羊毛

  • 银行账户: 税前$2762.76
  • 投资账户: 税前$1437.55

Referral: 税前$975

为了夸张的效果, 想象一个住在NYC的工资收入$220k的码农(不是我). 她边际税率是47.72%(federal, state,local还有fica). 上述等效于提升了$28.9k的税前收入. 薅羊毛提升了13%的税前收入! 税前收入中有些都不发1099, 所以实际上收入提升可能还会更高一点.

只薅信用卡开卡奖励都能提升9%的税前收入. 信用卡开卡奖的利润完全吊打所有其他的总和. 只要30小时的时间就能弄到那么多. 就算考虑变现积分用的时间, 时间消耗上也是完全吊打其他方法.

这里假设是所有的积分类型的东西都按照我的估值变成了现金(看附录). 我的估值和本站的估值比会低一点, 因为我比较少规划出行, 纯粹是有积分就烧的模式.

薅羊毛方法中, 买卖gift card非常的不值得. 搜索offer以及用cashback portal只在自己购买利润率极高的产业的东西的时候比较值. 真懒人只推荐做信用卡开卡奖励. 剩下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而且递减的实在太快了.

薅羊毛种类

薅消费型羊毛需要对消费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不为获得羊毛改变消费习惯). 薅资产性羊毛需要对资产分配有正确认识(资产型羊毛看成是投资项目).

消费型羊毛: 信用卡开卡奖励

信用卡开卡奖励的套路是: k个月内花掉x美元给价值y美元的积分. 这里k一般是3.

已知信用卡开卡奖励才是薅羊毛的最大头, 一整年的活动就是优化薅大头:

  • 任意时间有两张需要完成开卡奖励的卡. 刷信用卡的99%的时候用那两张卡.
  • 在开卡奖励快完成的时候开始申请新卡.

如果看reward/expense的ratio, 就是y/x, 不少信用卡可以达到20%. 等同于任意消费20%返现. 信用卡级别越高端, ratio就越小. 这网页上的卡都申请下来完成消费20w, 也能达到20%的回报. 所以花钱不多连续几年20%回报是可以的.

时间消耗

一张卡要消耗两个小时的时间.

  • 要设定自动付款
  • 读一读各种信用卡属性
  • 网上买东西要输入新的卡
  • 过段时间看看自己的进度
  • 完成奖励之后每个月需要查查账看看有没有被盗刷(很容易,看是不是0即可). 要一直坚持到关卡(就是降级也要监控). 用好的工具(比如personal capital), 多一张卡每次监控多花1秒时间.

变现积分本身也是很耗时的. 这个时间没有算在那两小时之内. 想省时间还是弄容易变现的信用卡积分UR, MR这种.

我的数据

这些利益都是税后的.

  • 2019开了15张卡
  • 花掉了$2153的annual fees
  • 获得了200k AA, 40k AS, 150k DL, 150k Hilton, 60k Hyatt, 190k MR, 180k UR, $860 statement credit
  • 积分总价值接近$11.7k.
  • 纯利润$10.4k
  • 信用卡消费$46k
  • 信用卡开卡奖等同于所有的东西打78折.

具体申请了哪些卡看附录.

今年展望

如果很拼今年可以达到同样的收入. 大量business card我还没有薅. 但它们的消费要求过于苛刻. Citi系几乎还没有碰. 年内也会碰到一些可churn offer. 3大美国航司的被薅的差不多了, 需要学习其他航司积分的用法. 总体感觉会比今年难不少.

资产型羊毛: 银行奖励

银行奖励里面, 最赚的依次是:

business checking > personal checking > personal savings

银行奖励有不同的要求. 最常见的两种是

  1. 往银行里存x美元t天可以获得y的bonus.
  2. 连续t个月可以direct deposit (DD) x美元可以获得y的bonus.

银行奖励可以用自己的应急基金来薅. 真的需要动用应急基金的时候, 应该也不用关心丢失的那一点点bonus了. 我的process就是把钱转入银行, 放满需要的时间, 就把钱挪到下一家银行. 然后工资总是用来完成需要DD的奖励. 因为一个人的应急基金和工资的dd有限. 一年能薅的银行的上限小很多.

对于第一种, 应该仔细算收益是多少. 最简单的算法: 如果包括bonus, 存这笔钱的APR是多少?

(y/x)(365/t)+这个银行的APR.

如果一个0.01 APR的银行让你存入$50k 180天, bonus为$500, 那么这样的APR也就2%左右. 如果自己有个3% APR的账户就完全不值得了.

上面的公式一般够用. 但是现实上的会有些其他原因导致实际APR更低, 或者APR这个数字本身不足以支撑整个决策:

  • 满足要求的当天未必能把所有钱取出来. 所以可能不是t而是t+10.
  • 银行有要求s天之内不能关账户, 不然会收回bonus. 有时s比t大不少.
  • 银行会在满足要求的r天之后存入bonus. 这r可能会很大.
  • 当你不能关账户的时候, 有的银行要求你放足够的钱在里面才不收费. 这里的足够钱可能不比y小很多.

来个复杂的例子:

Citi有一个checking account, 1.85% APR. 存入$15000并且放满60天就能获得bonus $400. 在满足条件90天之后, bonus会打入账户. 账户满足条件之后90天都是开着的. 而账户需要有$10000才能免除$25一个月的fees.

有两种操作可能. 放入$15000,

  1. 60天后取出所有钱, 每个月交$25的fees. 但是这所有的钱可以开始赚其他银行的羊毛.
  2. 60天后取出$5000, 继续放剩下$10000. 放90天免除fees.

这两个方法的区别是60天之后的部分, 如果$10000放在Citi, 那就是1.85% APR. 放在x%APR的地方, 就是(x-3)% APR. 只有在拿到超过4.85%的APR的地方, 才需要考虑是否选择1而不是2. 但就算是那样, 可能2还是更好的选择. 要击败4.85%的APR只能依靠bank bonus. 但bank bonus就那么多, 用一个少一个. 总量上来说第二个还是亏了$75.

所以薅银行一定要做好计算好, 导致每次还是需要花费点额外的时间.

对于算出来的APR非常高的bonus, 可以考虑动用应急基金以外的钱. 比如算出有20% APR, 这种100%不亏的高收益东西已经有理由放点投资用的钱进去了.

第二种类型羊毛要用公司工资的DD来满足条件. 如果你的公司可以拆你的DD打入多个银行, 那就能一次薅几个. 这种一般比较无脑. 愿意冒险可以自己去模拟DD. 我感觉银行bonus个数不多, 并不值得冒险模拟DD.

时间消耗

银行会花掉三个小时的碎片时间.

  • 了解详细规则和具体价值比信用卡复杂.
  • 计划好钱什么时候转出转入, 放在calendar上.
  • 每次执行步骤之前再review一下terms.
  • 要盯着什么时候reward到账.
  • 有一定概率要和银行扯皮.
  • 银行IT比较渣. 像citi随随便便就锁了账户要去打电话unlock.
  • 有一些账户还有额外的消费要求(少见).
  • 有一些账户还要本人亲自去branch(亲自开户或者亲自verify你的一些文件).
  • 关账户也比信用卡耗时. 小一点的银行还是直接去branch关账户比较靠谱. 也是大量时间消耗.

我的数据

净收入税前$2762.76. 具体薅了哪些银行看附录.

今年展望

今年获得差不多的收入还是可以的. 比如HSBC, Wells Fargo (business), BoA等我根本都没有开始薅. 连Chase的savings都没碰.

资产型羊毛: 投资账户奖励

投资账户奖励是开户之后转入投资获得奖励.

这是稳赚的: 不像不同银行APR可能还不一样. 这里你只是把你的投资转换了地方. bonus是完全额外的. 有些hidden fees, 搞清楚了也就不会被坑.

本站投资账户奖励的内容不多, 所以看看本文附录里我具体做了什么, 可能对大家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时间消耗

对于传统投资账户, 每一个准备好三个小时的碎片时间. 主要用来发觉fees里面有没有什么坑, 还有要问客服从外部transfer的fee能不能被减免. 第一次用还会有financial advisor一样的人打电话和你讨论你的投资经验. 注意和这些人搞好关系, 有时要什么fee的reimburse可以直接联系他们.

对于各种互联网投资账户, 一个花掉20分钟差不多了, 因为互联网投资账户一般都打着各项东西都免费的旗号. 而且不需要任何securities transfers.

我的数据

今年1月份结束之前期望总收入为税前$1437.55. (因为传统投资账户的bonus都是12月中旬做的, 所以要等1个月)

其中传统投资账户占了税前$1125. 具体我做了什么可以看附录.

今年展望

这顿操作之后投资账户就真的被薅没了. 投资账户很多的放置要求接近一年. 所以这次薅的资产下次就用不上了. 再拿个$200就烧高香了.

消费型羊毛: 返利portal/offers/deals/信用卡本身的返现

返利portal

这方面的综述, 可以看这个文章.

返利熟练之后会让每次消费多花个2分钟时间. 买一个商家物品的方法变成:

  • 看哪个返现高. (有工具辅助)
  • 看看有哪些返利portal的coupon可以用. (有工具辅助)
  • 东西一个个放入购物车
  • 用你需要完成开卡奖励的卡买

安装了几个浏览器插件可以增加效率. 每次买卖时间增加1-2分钟.

我从portal那里赚到税后不到$200. 这实际上很显然的. 只有利润率大的产业才会有高返现, 但是低欲望性冷淡的人不会在高利润率产业上花钱.

意识到了这个, 我现只无脑用Rakuten了, 只有买大件的时候才会去cashback monitor上看究竟哪个网站返现多.

Portal以外也有些返现app. 比如Uber/Lyft/食物有关的产业. 我就用Freebird和Seated拿到了税后$100. 当然Uber/Lyft那个应该不是利润率高, 只是两个公司都很能烧钱.

offers/deals

这里讨论的是和自己信用卡或者返现portal类型挂钩的offers/deals. 自己有很多卡, 在很多公司都有账户, 就能保证自己能使用很多offers. 我用这些offers主要是为了关注哪些可以用来囤gift cards.

只有消费很多的人才会每年在这些offer/deals上赚到. 这些offers不少是target的, 你有的其他人可能没有. 消除gift card无关的东西我从offers里面赚到的不超过$100.

信用卡本身返现

如果x是一年在信用卡上的消费. 0.02x几乎总是可以达到的. 我专门去检查了下今年信用卡纯粹的返现薅到了多少. 15k MR, 53.6k UR, 3k AS, 2.8k AA, 5.5k DL, 9.8k Hyatt, 30k Hilton. 总价值税后$1.4k. 这个大概也是不玩卡的普通人每年的极限, 达到2%的返现. 我认识的年薪百万的大佬为了简单就只刷Fidelity的2%卡.

今年展望

这类型收入达到税后$1.6k应该还是没有难度的. 基本消费在那里, 还能没事拿点bonus.

消费性羊毛: Gift Cards (GC)

11月份开始我接触了gift cards. 本站就有gc有关的文章. 我亲自试验了一下如果买点gc, 然后用gc去买东西, 是不是会更便宜? 因为GC等同于已经付过商家钱了. 消费型羊毛的优惠几乎没用了. 使用GC的时候信用卡拿不到分, cash back portal大概率失败. 但商家的折扣还是可以的. 你用GC的折扣要大于你自己拿卡去买这个东西的钱, 才值得买GC. 由于我们很懂如何返利, 可以很容易的推出这样的不等式.

让A为卖GC的商家. B为卖你想要的东西的商家. 下列不等式需要满足才值得用gc:

A的折扣 + 信用卡在A的返现 + 返现portal在A的返现 > 信用卡在B的返现 + 返现portal在B的返现

除非数额巨大或者折扣很大, 不推荐为买一样东西当场买GC.

  •  上面的不等式表明你一堆好卡的状态下, gc的优惠很小.
  • 每次买东西需要做一次比较, 耗时几分钟. 几乎每次比较结果都是gc是垃圾.
  • portal上一般都会写购买GC不会得到返利. 当然. 除非这个商家只卖GC, 比如Raise.
  • 有些gc平台没法瞬间给你发gc. 但你买东西有时会很急.
  • 一手gc风险来自于没有用完. 每年有10亿美元的gc没有被用掉. 所以不好好记录你的gc可能会亏掉那些折扣
  • 二手gc风险除了用不完, 还有你的gc有一定概率是赃物. 很多scammer会骗人买gc, 因为不通过银行就更难被抓. 他们低价销售在二手市场牟利. 遇到这种情况可能gc被归类为赃物被商家清0, 甚至可能商家把你封号. 找gc平台要refund, 也是大量的时间耗损.
  • gc有的条款让它用法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随意. 比如有一堆$25的hotels.com卡每次订hotel的时候只能用掉一张. 合并这些卡网上做不了, 要打电话一段一段的报数字.

风险和时间耗损让GC大概率不是好的消费型羊毛.

从上面的不等式来看, 如果有一个商家信用卡+portal的返现合在一起都不怎么样, 就有可能获得消费型羊毛GC. 这只有少数场景可以成功. 我就给两个例子.

例子: Amazon.

各种portal里除了某些特定的分类, amazon的返现都是0%. 但有Amazon store card, 或者chase的amazon prime的卡, 全场5%返现.

GC在amazon能不能击败5%的返现呢? 可以, 用Chase Ink Cash在Staples买amazon gift card, 每一美元能拿到5 UR. 比0.05的amazon价值高. 但amazon gc在staples网上买不到, 还要去线下买. 可怕的时间成本就来了.

例子: Grubhub

Grubhub各种portal返现1%. 被归类为餐馆, 返现也蛮高, amex金卡拿4MR+一个月$10的grubhub credit. 常用grubhub的话6% back已经是极限. 但是Grubhub的gift card每年有多次10% off, 15% off甚至20% off的卖. 你想买grubhub的时候几个网站之一可能就有一个是10% off的状态.

时间耗损

每次买个gift card, 要研究哪里最便宜. 买东西的时候还要多花点时间用gc. 没花完还要记录没用完的部分. 这样一来, 一张gc从获得到使用结束会消耗自己的几分钟时间. 上面那些特殊的例子都是靠经验堆出来的, 说明能做到每张gc消耗几分钟时间还不亏, 之前还要对每一种类gc做一定深入的调查(了解gc是不是只能在网上用还是只能在店里用? 能否买其他gc? gc无法cover整个transaction能否用自己花钱用掉剩下的部分? 是充值类型的gc还是真gc类型? 能一次用几张?). 每个种类的gc, 了解透可花0.5-2小时时间.

调查不好就会被坑更多的时间. 比如chipotle的卡在网上一次只能用一张gc. 并且在网上不能用gc+信用卡付款. 但是在店里是可以的. 结果是我剩下gc的钱不够一顿饭, 我就需要亲自跑去chipotle, 排队点菜去收银台把我的gc花掉. 消耗了不少时间.

我的数据

现在我自用的gift cards只买了Grubhub和Doordash. 自己喜欢叫外卖然后真的还是弄这些gc便宜. 合计省了我不到$100. 剩下自用的是dominoes, steak and shake, 和chipotle的卡. 合计省了我不到$50.

资产性羊毛: Gift Cards

足够了解市场风险和需求的时候. GC是一个可以用来囤折扣的手段. 也就是消费型羊毛变成资产型羊毛. 有时开卡奖励的消费要求有时可以花在GC上, 但大多不行. 如今AmEx连普通gc消费都可能不赚积分. 所以gc和信用卡的折扣是很难叠加的.

我的做法: 好的折扣出现的时候, 买一批gc囤起来. 如果囤多了就卖掉. 只买自己了解的公司的gc.

一般要花不少时间等待一些gc降价的时候. 我用过的买来的地点有以下几个

  • 什么都卖的店: 如costco, sams club, amazon, walmart这种什么都卖的
  • 一手gc专卖店: Raise (cash back那种是一手的), Paypal gifts, MyGiftCardPlus
  • 二手店: Raise.

其他二手店我没有考虑过. 因为Raise可以保证365天内出了问题退款. 而二手GC风险极大. 所以我的gc几乎全是一手gc. 少数是raise的gc.

一旦把gc看成资产, 就应该用投资的眼光来审视羊毛是否值得薅. GC近期用不掉或者卖出是不值得买的. 前段时间costco 10% 折扣卖delta gc. 你如果知道最早1年之后才会用到它. 值得买吗?

可以做个对比.

  • 用了CFU买了Delta GC, 大概是12% 折扣.
  • $1000的机票用amex plat买拿回5000 MR. 变现62.5美元. 6.25% 折扣.

接近6%的差距啊. 但这笔钱可以放在S&P 500的index fund, 那么, 股市正常向上一年的情况下, 买这一波gc可能是亏的.

用GC买卖赚钱, 要来自于用对方拿不到或者不知道的折扣事先囤积.

会玩信用卡和deals的人直接买, 得到的折扣就不比我囤的折扣低太多.

导致我只能卖给不怎么玩卡的人, 为他们省点钱.

提倡囤有刚需的gc, 囤的超过自己的需求就卖一点. 不提倡依靠买卖gc赚钱.

gc只选择几个自己了解的流动很快的市场. (比如uber gc流动速度就非常的快.)

时间损耗

时间耗损巨大. 如果是为了买卖gc, 对于每一种gc, 应该要花零零散散1-2小时的时间了解市场. 之后每次买卖也要花个5分钟. 有时遇到想要讲价或者不了解gc怎么用的人, 需要更久的时间. 记账也成为了耗时的东西. 因为在不同平台买, 卖给不同的人, 需要自己管理好一个账本, 还要过段时间对账.

我的数据

从11/21之后, 花了$5720在gc上. 如果全自己用, 那么可以多获得$1100的价值.

因为我已经有一些不错的信用卡, 所以前面那个数字就算是自用, 都要打折扣.

这看起来好像直接买gc可以达到平均19%折扣.

但是实际上, 我用了一些可以花在其他非gc的地方的折扣购买的gc. 没有这些折扣, 我肯定拿不到这么便宜的gc. (比如amazon的20% off如果用了一点amex MR)

买卖gc净赚了税后$250. 注意这可是卖了超过$3000的volume, 卖了十几次. 手头还有接近$2.5k没卖出去的gc, 不过在手上的时间都不超过1个月.

就算卖掉剩下的gc, 最终获得的钱不到税后$400. (剩下的那些gc margin小很多).

只看这个数据可能会想. 我11/21开始搞得, 一个月赚到$250. 一年赚个税后$3000有啥不开心的? 这个数据不能extrapolate. 因为11-12月正好是大规模削价的月份, deal遍地出. 我大多的收入都来自于靠black friday/cyber monday囤下来的货. 就在这种状况下我没有做到一分钟赚到一美元. 后期囤的货平均profit margin不到3%.

今年展望

我应该不怎么再搞gc了, 只买刚需一年税后省下$300还是能做到的.

Referral

遇到机会的时候让其他人用自己的referral. 因为几乎啥都有referral.

时间消耗

一个成功referral可以10分钟以内. 和人聊天的时候顺便提到. 回来发给对方link或者等对方联系你的时候给. 但很多referral talk是不成功的. 这些时间我并不知道耗掉了多少. 我觉得应该定义为0. 因为我跟人说东西的时候并没有refer的目的, 只是真的觉得讨论起来好玩.

我的数据 

2019获得的比较大的referral, 变现价值为税前$975. 有些小的refer我就没有记录了, 比如通过robinhood refer拿到了几块钱的股票.

  • 20k UR
  • 30k MR
  • $200 amazon gift cards
  • $100

今年展望

如果我发展好自己的品牌应该能获得更多referral. 但是我毕竟很懒. 当然, 达到税前$1000还是可能的.

 

FAQ

Q: 注意到你开了一些business account. 但是对于没有身份, 拿着H1B, OPT的人来说这风险很大. 那么纯personal还能达到2019收入的高度么?

A: 可以. business本身比重就比较小.  里面的这些产品可以变成一些其他的personal产品. 因为我本人是已经薅了多年的卡, 2019第一次出了5/24. 所以把chase的business全申了一遍. 最后结论变化不大.

Q: 如何计算一个东西是不是好的deal?

A: 支出类型, 对比的是如果你现在直接拿你最好用的信用卡去刷, deal是不是比原来强很多. 比如有人卖uber gc 94折要你venmo付钱, 然而你知道你直接信用卡充uber credit $100就能拿到5%折扣 + 信用卡积分.

资产类型, 如果这笔钱是你的emergency fund, 对比是你现在哪个银行给你的最高interest. 是你emergency fund以外的闲钱, 就应该和你会去拿这个钱做的投资做对比, 比如S&P 500.

Q: 不断换信用卡可以达到任何时候都有20%的返现. 那么很多卡五倍积分+卡上offer在你频繁开卡奖励面前都是渣. 真的还有必要刷其他的卡吗?

A: 看最高开卡奖励排行榜的那些卡. 如果全部申请的话, 消费20w, 能反18.71%. 所以每年消费5w的状态, 至少几年内消费20%返现是没有问题的.

每年消费水平不高的时候, 换卡流绝对的击败所有的其他方式. 然后过了几年原先的卡又能重新申请开始薅(除了amex,但是有时也有可以再薅的amex卡突然出现). 但是如果你的消费非常高, 这个方法会会导致你会需要快速换卡. 这样的结果是

  • 开卡过多遇到各大银行申卡间隔限制, 导致要去试试一些不常见的卡.
  • 不常见的卡有很难使用的积分, 会增加大量的时间损耗.

这种时候可以用那些已有的卡+各种offer过度一下, 稍微延长这个时间. 保守估计一年5w的开销, 20%返现能支撑3年. 一年比一年更需要规划就是了.

Q: 不愿意花时间转换积分的人怎么推荐用信用卡呢?

A: 只申请积分可以几乎直接变现的卡. 比如MR就可以利用Schwab的Platinum来变现. UR帮自己家人买卖机票还是应该可以用完的.

Q: 不断换信用卡流这么强的话, 是不是真的应该去manufactured spending(MS, 就是故意把钱花在容易变现的东西上, 如visa gift cards, 然后再转手消费掉)呢?

A: 是可以, 但是有被封的概率. 现在很多信用卡不允许gc类型的东西计算在开卡奖励要求里. 已经断了很多的路了. 而且油水就来自于那几家公司. 被封了整条路就没了. MS也会增加更多liquidation的烦恼. 我个人认为不值得得罪一整个信用卡公司.

Q: 你从哪里获得信息?

A: 99%的信息来自于本站和DoC.

Q: 你还有什么其他想试的吗?

A: 我的初心是想知道普通人薅羊毛极限在哪里. 以及这个时间有没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我现在有两个事情还想试试. 一个是交联邦收入税完成开卡消费的方法, 和薅其他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信用卡. 这两种都是已知的回报并不高的做法.

Q: 你未来会继续这样薅下去吗?

A: 随手可得的钱还是值得去拿的. 可见的是, 几年后越来越成熟的anti-churning系统, 会让羊毛越来越难薅. deals的target更加精准. 让你更加容易被反薅. 那个时候, 希望我的收入也提高到了下一个层次, 使得我更加珍惜空闲时间的价值. 结果应该就是我慢慢抛弃(收入/时间)小的羊毛, 直到最后可能只有开卡羊毛还在. 毕竟这个羊毛还能达到每小时税后300美元的收入.

附录

失败数据

失败值得记录, 显示薅羊毛的一定风险.

这里分为资产和收入损失. 收入损失就是如果我成功了, 应该拿到的钱.

资产损失就是资产上的减少.

总和: 损失$139资产和$994收入

Swagbucks被封. 损失$110资产和$125收入.

swagbucks上有不少买x体验t天返现y的活动.

当x < y就等于免费的拿到y-x的钱.

于是我把满足上面条件的几乎每一个都在2个小时内全做了.

得到了$235返利, 瞬间cash out.

在cash out到来之前就被SB关了账户. 因为他们分析了下我违反了他们的ToS.

至今不知道具体违反了哪一条.

反省:

  • 一天之内弄到$235返利的确过于suspicious引起注意.
  • 各种cash back portal都是有一定的概率封号. (概率不大) 可以获得超过100%的天价返利就要更加小心.
  • 慢慢的做这些返利的东西, 完成一个提现一个可以减少risk.
  • 不要囤大量积分在这些返利portal里.

连锁反应: US Bank被关户. 损失了$19资产和$300的收入以及让后期薅US Bank的卡甚至任何bank都更难

  1. 我用personal capital来监测我的几个账户
  2. 它登录citi的时导致login多次但是没有成功.
  3. Citi锁了我的online account, 竟然同时锁了我的checking account.
  4. 我写了个check, 从citi到us bank的. 并不知道checking account被锁.
  5. Check bounce了, 因为citi锁了账号.
  6. US Bank charge了我19美元的bounce的fee
  7. US bank关了我的账户. 因为第一个transaction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说明我是高风险客户.
  8. 很有可能US bank还在chexsystems上面记了一笔, 让我未来薅银行羊毛更难

反省: 纯粹运气不好以及Citi渣. 锁checking账户都不和我说一声的吗?

银行申请失败: Columbia Bank, Novo, BBVA, TD 损失$520收入

  • Columbia Bank和Novo是拒了. 应该是ChexSystem上的问题. Novo是US bank事件之后的事情. Columbia, 就只能说实在过分的敏感了.
  • BBVA和TD是网上申请之后, 联系我要求我去branch申请, 因为没法网上verify我这个人. 我附近并没有它们的branch. 我这不算收入损失因为根本就不是我能拿到的.

小失败

  • Mezu被封, 损失$5的资产来自于自己发错了venmo, 损失了另$5资产来自Mezu关号之后一直不把钱还给我. 外加损失了$10收入.
  • Coinbase开户存入100做了一笔交易但并没有拿到$10的bitcoin. 损失$10收入. 可能来自于购买了USDC而不是不和usd挂钩的币.
  • Kidsfund开账号失败. 损失$5收入.
  • Dobot失败, 由于连接citi失败, 然后之后不能改银行 (citi渣!). 损失$5收入
  • Topcashback有次amazon device的10%返利没有被记录下来. 损失了$13收入. 反省: Rakuten比其他人低不太多的话, 就应该只用Rakuten, 毕竟至今没出现过问题.
  • Amex Gold的airline fee还剩6美元没有薅完. 损失6美元收入. 反省: United的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的wifi, 价格可以是不一样的.

囤积分逻辑

拥有的各种不同的积分, gift card. 可以想象他们是货物. 所以管理这些积分这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库存管理问题. 也可以想象是个投资组合. 可以学习点OR和ML来做优化, 知道如何囤分最好.

普通人时间有限. 用一些简单的规则和最优差距也不大.

如果要囤, 囤risk小的, 囤liquidity高的.

这里risk是用来测量贬值的概率的. 比如:

  • airline/hotel重新发布兑换要求, 导致积分贬值
  • 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让整个账户被关, 所有的积分都没了.

这里liquidity是变现或者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的能力.

需要有一定的风险的管理. 适当的做对冲. 比如在考虑囤500 airbnb还是500 hotels.com的gift card的时候. 可以对半250 airbnb和 250 hotels.com.

各种东西的Risk和Liquidity. Risk从0开始. 0是cash. Liquidity最高为5.

这些数字只是为了显示一个total order. 这里对价值没有任何判断. 比如不能说risk 2比risk 1多2倍的risk.

  • 现金(包括存款): Risk 0, Liquidity 5. 美国的银行系统被监管的很得力. 只要你的钱不是政府或者法院扣下来的或者银行内部认为你在洗钱, 出了任何问题你投诉CFPB, 你的钱都是可以迅速找回来的.
  • 信用卡积分(UR, MR, TYP和其他能直接变成statement credit的): Risk 1, Liquidity 4. 几大信用卡积分和美元直接挂钩. 流动性高因为能直接变成statement credit. risk来自于账户被关.
  • Amazon Gift Card: Risk 1, Liquidity 3. Amazon靠谱大公司. gift card可以用来买其他gift card. 也有人被amazon关账号, 已经被redeem到自己账户的amazon gift card是不退的.
  • Marriott积分: Risk 2, Liquidity 3. 能转很多航空公司. 但常常贬值.
  • 大航司里程: Risk 2, Liquidity 2.
  • 一手gc: Risk 1, Liquidity 2. 官方途径, 被盗概率低. 可以长期用, 也能贱卖.
  • Hotel积分: Risk 2, Liquidity 1. 贬值概率高. 并且除了hotel入住, 并没有太大用处. 变现极难.
  • 二手火爆gc: Risk 3, Liquidity 1. 除非自己快速使用, 不然gc容易被盗. 一般gc需要贱卖, 而且卖出二手GC有风险.
  • 返利Portal的积分: Risk 3, Liquidity 4. 大多返利portal的积分没有任何囤的必要, 放在那里就是有可能自己做了个傻操作而消失. 但变现蛮容易的.

积分价值

为了简单起见, 对分数按照这样的转换率来做. 我的这个和本站的版本差距没有很大, 除了MR价值实在太低.

  • 100 DL = $1.2
  • 100 AA = $1.3
  • 100 AS = $1.8
  • 100 Hilton = $0.35
  • 100 Hyatt = $1.6
  • 100 UR = $1.5
  • 100 MR = $1.25

薅的信用卡

2019申请了15张卡以及我拿到的点数. 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并没有总是在最好的奖励情况下开卡.

薅的银行

薅投资账户

因为很久以前开了个schwab. 所以拿不到schwab的bonus.

传统投资账户

  • 大部分钱在You Invest, 小部分在vanguard, 还有一些上个雇主那里的401k.
  • 从You Invest transfer需要交$75. vanguard不需要.
  • 我考虑开Ally, Merrill, TD和ETrade. 其中只有ETrade客服表示不会 reimburse transfer fee, Tastyworks没有问.
  • 因为有几个不同的投资账户可以开, 把钱最优化分布在上述的几个brokerage, 结果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因为这几个投资账户的下一个bonus阶梯都要求转资产$100k, 实在要求太高…
投资账户转资产bonus开户n天内转入满足要求几日可获得bonus资产需放多少天
ETrade$25k$200607365
Ally$25k$2006010300
Merrill Edge$50k$225451490
Merrill Edge IRA$25k$150451490
TD Ameritrade$25k$100605365
Tastyworks$5k$2509030365

 

过程:

  • You Invest里依次transfer到Ally, Merrill和TD Ameritrade这几个reimburse fee的
  • 从老Vanguard里transfer到ETrade (因为不reimburse fee)
  • Transfer老401k到 Merrill IRA.
  • 开个新的vanguard account, 里面放$5k买VOO. 新vanguard account转去tastywork. 这是因为tastywork不支持mutual fund, 所以要买ETF.

整个操作之后, 获得税前$1125.

Q: 后期从这些投资账户里把钱弄出来不也要花一大笔钱吗?

A: transfer给另一个投资账户只是为了拿bonus. 大多投资账户是会reimburse那笔钱的. Transfer现金是免费的. 关账户一般是免费的(Ally特殊, 不过ally根本都不需要关账户). 所以如果真的是不太喜欢这些投资账户, 可以每次rebalance的时候可以先liquidate这些账户里的钱, 然后transfer现金出去.

其他投资账户

  • 互联网投资账户/理财产品开户奖 总收入$155.4
    • Sofi Invest $50
    • Wealthsimple $50
    • Robinhood $5.96
    • Webull $13.83
    • Moomoo $12.16
    • Firstrade $3.45
    • Ellevest $20
    • M1 $10
  • 密码货币投资账户开户奖 总收入$147.15
    • Gemini $2.97
    • eToro $50
    • Public $10.82
    • Coinbase $10.09
    • Voyager $24.63
    • Abra $23.86
    • Sofi Invest Crypto $25

若喜欢本文,别忘了给个五星好评哦!

[Total: 31   Average: 4/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