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終結——空客正式宣布即將停產A380客機

正如人們預料的,今天早些時候,空中客車正式宣布Emirates阿聯酋航空選擇取消大部分A380訂單(剩餘53架中的39架),置換為A330neo和A350系列客機。而A380的生產將於2021年停止。投產僅僅16年後便停止生產,也是其成為近代航空史上最短命的機型之一。

當前概況

截至目前,空客手上A380訂單只剩40架。這些訂單中有愛爾蘭的飛機租賃公司Amedeo的20架和Air Accord的3架。前者因為沒有任何公司想租用這些A380,曾經傳出想自行組建航空公司的想法。但是由於愛爾蘭客流完全沒可能盈利,這20架的訂單應該已經在退訂手續中。而Amedeo實際上是俄羅斯航空公司Transaero在巴哈馬建立的空殼公司用來避稅的,但是後者2015年倒閉,這3架訂單也永遠不會成形。

剩餘訂單中比較靠譜的只剩Emirates的14架和ANA全日空的3架,共17架。以現在空客現在8架/年的超低速產能(當年峰值產能為30架/年),剛好撐到2021年初。

原因分析

雖然自首飛開始,A380就是飛友群體中熱議的話題之一,乘坐舒適性也是眾多機型中的佼佼者,但實際上一開始就很不被業內看好,早早停產也在預料之中。這其中空客的市場調研和結構設計都存在比較嚴重的失誤。

1. 錯誤的市場賭博——點對點航線的興起與樞紐模式的沒落

A380的設計思路完全依賴於Hub and Spoke的航空運輸模型,即由小飛機把散落四處的客流集中到樞紐機場(Hub),再用大型飛機把所有人運到目的地附近的大型樞紐,最後再用小飛機把所有乘客分散到其最終目的地。

這一模型在20世紀中後期一直是主流模型,因為在那個時代,飛機載客量和航程基本呈正比,客流量小的城市完全沒能力讓乘客直飛目的地。時至今日,在很多國內/區域內航線運營中,這個模型依然非常盛行。而國際航線上最成功的就是Emirates在迪拜機場的Banking Hub System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Wendover Production的視頻

而逐漸打破這一格局的飛機恰恰是空客的起家產品A300/A310系列客機。隨著1985年ETOPS雙發延程飛行規定的引入,雙引擎中長航程的中型客機(如A300/A310系列和B767系列,以及後期的A330系列)越來越多的被用於執飛點對點的中等客流航線。

對於很多「時間就是金錢」的商務旅客來說,點對點服務可以大幅度降低轉機時間,因此越來越多商務旅客轉投點對點航線。而對於航司來說,自然是儘可能順應「搖錢樹」商務旅客的訴求。而且即使對於對轉機時間不是很敏感的旅遊客流和普通大眾,直飛航線也比轉機航線更有吸引力。

在這樣的大潮流驅使下,越來越多航司放棄了大規模的Hub模型。整體訂單數量也很能說明問題:A380和同級的B748i一共只獲得了不到300架有效訂單,而面向點對點市場的B787系列,雖然比A380晚了4年上市,但時至今日已經交付789架,另有近650架訂單在排隊。要不是空客緊急上馬了A350項目,並重啟了A330neo項目,在點對點市場上的敗勢將更加明顯。搞笑的是現在A330neo的宣傳重點之一就是B787排隊太長了,不如買點交付快的替代品。

2. 時刻vs載客量的轉變

原本一些買A380的航司也盤算著用A380執飛很多客流量很大的區域航線,把以前只能用多班中型機執飛的航線合併成數量較少的幾班A380。但是實際市場能支撐這種整合的航線並不多,而且我個人認為對於這種所謂shuttle航線,均勻的多時刻,反而比集中在黃金時刻的大飛機更容易盈利。再加上A380在短途航線上成本相對較高,這種形式的航線整合真的未必有意義…

當年南航的A380買來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只執飛北京廣州,北京香港等航線,上座率慘到死。也因此成為所有A380運營航司里唯一一個虧錢的航司,被飛友們笑話了很久。

3. 結構設計和擴展型號的設計不周

前面也提到,波音的B748i和A380實際上是基本相同市場定位,而且B748i獲得的訂單量更少,只有47架,而且也有近兩年沒有任何新訂單了。但波音卻完全沒有停產的意思。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B748i的姊妹機B748F。

B747家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著名的鵝頭。對於運輸機來說,這個特點更是意義重大。由於飛行甲板在上層,整個下層主甲板都可以用來裝貨,而且可以設計鼻門從飛機前方裝載貨物。這對於長度大於側艙門寬度的貨物來說,是唯一的空運途徑。而所有量產貨運飛機里,只有B747系列的純貨運版可以做到。

借一張PMDG B744F的圖展示一下貨運版B747的鼻艙門(前)和主艙門(後)

與此同時目前貨運市場上依然活躍的B747-SF,-BCF,-BDSF等客改貨飛機已經接近35-40年機齡,運營成本可能已經高到不如購買全新飛機的地步。

因此波音的B748F的市場前景很樂觀。整個B748項目雖然訂單量一直不算多,但也一直在細水長流,過得悠哉游哉。

反觀空客的A380,其駕駛艙的位置剛好在兩層主甲板之間,徹底阻斷了上下兩層的前端裝載能力,而甲板自身的結構強度也決定了,即使改成貨機,上層載貨量也要受到嚴重限制。最終導致A380F的設計方案雖然比B748F整整多了一層空間,但只能提供額外7%的最大載重,而且運營成本要明顯高出後者。因此A380F計劃並沒有被執行。

而A380-900,以及空客去年提出的A380plus計劃更是偏的離譜,目前的A380-800已經裝不滿人了,再出更大的機型只能是多搬椅子。

少了一個穩定型號的支持,一旦訂單鏈斷裂,整個機型都只能被迫停產。這也是A380項目死亡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結

雖然挺可惜的,但是從商業運營角度講A380的衰亡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對於想體驗A380的讀者同學們來說,倒不用驚慌。因為現在的A380機隊普遍處於青壯年期,新興的點對點模型也受到機場負載能力和飛機生產能力限制,不可能快速取代樞紐模式。因此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A380退役。對A380體驗感興趣的同學,不妨在博客看看我們的體驗文,為體驗絕版大飛機最好準備~


若喜歡本文,別忘了給個五星好評哦!

[Total: 26   Average: 3.9/5]
Disclaimer: The responses below are not provided or commission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Responses have not been reviewed, approved, or otherwise endorsed by the bank advertiser. It is not the bank advertiser'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all posts and/or questions are answered.